找到相关内容3459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理净法师答:佛是具有无所不能的神力吗?

    理净法师答:佛不能说是具有无所不能的神力,应当说佛具有至高无上的智慧。佛是三界生死不受轮回的圣者,证得圆满无上佛果。佛是三界的导师、四生的慈父。教导我们如何修学佛道、烦恼、了脱生死,脱离...诸法,能随缘不变、不变随缘教化一切众生。 佛虽具有无量智慧,但不能令众生迅速成佛。因为成佛者是要断烦恼、消除业力。而众生业力是无始以来贪嗔痴无明烦恼所致。佛虽具有五眼六通无边神通力,但不能替众生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出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4384934626.html
  • 六度

    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,即能瞋恚烦恼。4、精进度(毗梨耶波罗蜜):谓菩萨精励身心,精修一切大行,能对治懈怠,成就一切善法。5、禅度(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):止观双运名禅,亦名静虑、三昧、三摩地、定。谓思维真理,定止散乱,心一境性,调伏眼耳等诸根,会趣寂静妙境。有四禅、八定及一切三昧等。6、慧度(般若波罗蜜):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。及烦恼证得真性之慧,能对治愚痴()昧无知(无明)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3343210.html
  • 觉域派

    觉域派  “觉”意为“”,指能人生苦恼、生死根源;“域”,指佛教说的“境”,即认识对象。此派认为,作为流转生死根源的烦恼,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误解和由此引起的爱憎;如果用佛教的智慧和慈悲,这一根源,就能达到涅槃境界,此种教法曰“觉域”。也有人把“觉”解之为“行”,即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。意思是说,“般若空性见”和“慈悲心”,有把错误认识转化为正确认识的功能,以此达到解脱。   觉域派也源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4860626.html
  • 藏传佛教觉域派及其教法特点(二)

    ,故此谓之为魔。因为它已挂碍、牵掣了实有的善的或者恶的外境对象,由此成为魔, 故又称之为有碍魔”④。  如何才能有碍魔,玛久拉仲认为,就根识所观见的外在对象,即“色”而言,本体本 无自性,它显现...有”,所以,对诸 根识之境产生贪著、憎恶等,实际上是虚空的,如果能以自性空观想修行,即可对诸根 识之境所生起的贪著、憎恨等感情,从而从诸根之境中获得解脱,以达到一切有碍魔 。  2、无碍魔及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0467103.html
  • 觉域派教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

      觉域派教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 觉域派的教法,主要是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宗义,结合大手印觉法修持的一种法门。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,以般若性空来我执——人世间一切苦恼的根源。故觉域派的...觉巴(意即大手印能断者)。诸如这样的教法,即称大手印觉法。   觉域派修持的大手印觉法,就具体而言,可区分为外、内、密与本体性或真实性四行相, 四行相又有各自的之境或对象,即四之境。其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5078991.html
  • 量理宝藏论(一)

    过  己二:自宗主张  己三:断诤  庚一:断诤—妄识为无境  辛一:断诤—二所量之说法相违  辛二:断诤—「总义」与「幻相」相似境  辛三:—领受经验相违  辛四:断诤—不应了知所破斥量之过  ... 寅一:引述因相  寅二:成立彼量之法  卯一:宗法  卯二:遍相  寅三:量成立不应理  卯一:宗法不应理  辰一:因相同体为非有  辰二:可能同体然无需要  卯二:遍相不应理  辰一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5538217.html
  • 大士八种寻思

        发心后当观:  一、 吾何时方能诸众生之苦?  二、 吾何时能使穷苦之诸众生富足?  三、 吾何时能以血肉自身来为利众生?  四、 吾何时能入住地狱而为利众生?  五、 吾何时以世间与出世间之大财富能令满诸众生之愿?  六、 吾何时成佛后能诸众生之苦?  七、 吾何时愿生生世世不生于无利众生者?愿不行于惟有胜义味;愿不说诸众生不悦语;愿不成损害有情之具饮食,以及身体、智慧、...

    喇荣五明佛学院

    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0735345652.html
  • 徐恒志答:学佛与搞气功有什么根本不同?

    ,并发生一些特异功能效应,但这不过是修习禅、密功夫的初级阶段和副产品。只有我、法二执,解脱生死流转,成就无上菩提,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。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56261141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“三德”?

    无偏无失,三界(梵语trayo dhatavah)六道众生,有缘者莫不蒙度。   断德:佛将一切的烦恼,清净无为,解脱自在。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15521227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解释“烦恼即菩提”之真实意义!

      如本法师答:烦恼(梵语klesa),菩提(梵语bodhi),这是显示大乘佛教之圆通法义,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。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为烦恼;反之,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,称为菩提。   然贪、嗔、痴等烦恼,当体空性,当体为菩提;离此菩提法性之外,则别无诸法可言,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;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。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载,烦恼为分别性,故其体非有;即见惑性空时,不必烦恼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440612626.html